網站地圖
設為主頁
首頁
導讀
封面人物
報道
非虛構
圖片故事
專欄
后窗
世界觀
歷史
社會
商業
文化
明星
國際
客戶端
導航 首頁->文化
“鬼眼跑街”葉健強——一個老廣橫跨50年的街頭攝影
“藝術還是要有根,根就是真實的東西。”廣州就是攝影師葉健強的根。
發表于:2022年08月23日 作者:實習記者 倪瑜遙 本刊記者 歐陽詩蕾
我的精神之舟離開膽小的人群——雪萊辭世200周年
創作 《普羅米修斯的解放》 時,雪萊集練達的健談者、殘酷而縱情的抒情詩人和未來時代的預言家于一身,他將慶典和諷刺、深刻的理想主義和極度的懷疑主義、對真理的強烈感知與神秘的不可知論交織于...
發表于:2022年08月23日 作者: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李乃清
外星人奇遇記
現在,我和那些緊緊追隨著我的蚊子軍團已經抵達外星人洞的入口。
發表于:2022年08月22日 作者: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蒯樂昊
2%的教練+98%的科學——蘇炳添王嘉男背后的田徑名帥蘭迪老爹
“我的基本理念是先訓練動作,然后再加強動作。在你開始強化它之前,先建立一個技術模型,否則運動員就只能依賴于力量”,“如果沒有訓練心理學和生物化學這些科學知識,你不可能創造一個全新的訓練...
發表于:2022年08月22日 作者: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徐梅
陳世英:只有一顆心在與石頭互動
“我沒有老師,反而萬事萬物都是我的老師”
發表于:2022年08月22日 作者: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蒯樂昊
“南簫王”郭大強:始于維持生活
“找傳承人,首先要看做人”
發表于:2022年08月01日 作者:南方人物周刊特約撰稿 羅杵增
拉美作家莫亞:暴力不是魔幻現實主義,而是現實
暴力元素充斥著莫亞的寫作,因為政治與社會暴力存在于作家本人不得不呼吸的空氣之中,構成其個人及集體記憶的一部分,是他必須面對的日常現實和難以超脫于外的存在處境。
發表于:2022年08月01日 作者: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孫凌宇
鐘娜:翻譯薩莉·魯尼更讓我認識到自己的邊緣
“薩莉·魯尼仍然是一個不接受既定觀念的人,她的每一個概念和生活方式都經由自己詮釋。保守是說她基于目前的生活狀態,對宗教、家庭和兩性關系的一種保守判斷。這也說明,她再一次成功地踩在了時代...
發表于:2022年08月01日 作者: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王佳薇
文明,危機,和“非常態”下的我們——對話陳志武教授
“人類第一是要活下去,第二就是要更好地活下去。我覺得人類在這兩個追求上,從來就沒有失敗過。這就是為什么我之前說到風險挑戰催化了人類的文明化發展”
發表于:2022年08月01日 作者: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徐琳玲
劉瑜:對這個世界,我依然抱有謹慎的樂觀
我想說的是,最根本的文明的沖突,是現代文明與前現代文明的沖突,而不是所謂的“伊斯蘭教”“儒教”“基督教”之間等等的沖突,而“前現代”和“現代”文明的沖突,在所有國家都多多少少存在,所以...
發表于:2022年07月25日 作者:南方人物周刊記者?蒯樂昊
|<
<<
1
2
3
4
5
6
7
8
9
10
>>
>|
南方人物周刊 2022 第27期 總第725期
出版時間:2022年09月12日
?2004-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
粵ICP備13019428號-3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
聯系: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
湖北福彩网